串起发展路网 走好振兴之路
——天全县梨三路改造提升项目全面完工投用
已完工投用的梨三路
落改村村民正在地里采摘龙须菜
发展因路而活,产业因路而兴。
梨三路,一条连接天全县仁义镇、新华乡的农村公路。公路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时为碎石路,至2007年升级为水泥路。时光流转,这条连通两个乡镇8个行政村的农村公路,如今已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的需要。
2022年5月,天全县启动梨三路改造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起于仁义镇红军村,止于新华乡与国道351线相接处,全长约17公里。建设工程包括2.63公里新建路段、14.472公里改扩建路段,以及新建全长106米的河埝村大桥。
一年多时间过去,好消息传来,记者从天全县委宣传部获悉,该项目于近日全面完工投用。“这也标志着连接天芦路、国道351线的快捷通道区域干线路网全面形成。”天全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路面宽度从过去的4米加宽到7.5米,全部铺设了柔性路面,通行条件大幅提升。”看着公路上不时驶过的车辆,新华乡永安村村民王朝香脸上洋溢着笑容。
路不仅好走,也更安全了。
近日,新华乡落改村村民早早在地里采起了龙须菜。龙须菜是土耳苕(即雅苕)藤蔓的嫩芽,清香回甜的味道备受人们喜爱。从2016年大面积种植以来,落改村种植面积已达1500余亩。
“加上地下长的土耳苕、藤蔓上挂的土耳瓜,以及其他时令蔬菜的套种轮作,每亩年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落改村经济专干杨绍庠介绍,落改村与相邻村采用“合作社+农户”方式抱团发展,全乡土耳苕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
在落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永国看来,梨三路的提升改造,将为整个落改村的产业发展带来优势。“比如龙须菜的销售,因为路好走了,近期来收购的客商比以前更多了,价格明显比原来好上一些。”高永国说,这条路不仅是落改村的致富路,更是振兴发展之路。
乡村因路而美,村民因路而富。这只是近年来天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桥头堡”、绿色发展示范市“先行区”发展定位,抢抓川藏铁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提出公路“围绕群众的需求建,围绕产业的发展建”目标,全力推进交通强县建设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天全县改建公路里程464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728公里(县道234公里、乡道312公里、村道182公里),四级及以上沥青混凝土公路比例超过95%,初步建成了以天全县城至思经快速通道、始新路等为代表的一批安全路、绿美路、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
“下一步,天全县将继续着力把‘四好农村路’打造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路、管养高效的平安路、服务民生的爱民路、风景优美的生态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天全县相关负责人说。
杜秋 何滨鸿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