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特别关注  

探索基层治理“金钥匙” 解锁社区服务“新密码”

2023-04-25 10:47:19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山盈盈

探索基层治理“金钥匙” 解锁社区服务“新密码”

——天全县始阳镇凤翔社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

基层是社会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的最基层细胞、是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最终落脚点。基层治理水平的高低,事关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天全县始阳镇凤翔社区针对农村生产与社区生活矛盾交织等问题,坚持“资源整合在社区、功能服务进小区、聊天互动在院区”理念,探索创建“五微”社区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社区干部到杨信平(中)家回访

始阳镇组织凤翔社区群众开展太极拳等体育文化活动

建体系 自我管理水平再提升

说起社区近年来的变化,年过六旬的社区居民杨忠荣连连点赞:“留守村民多是老弱妇孺,全靠社区引领,变化非常大!”

凤翔社区是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由原始阳社区、光荣村和新民村1组、8组合并而成。辖区内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混居、流动人口多,是城乡基层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区域。

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凤翔社区以打好安居、安心、安身“三套组合拳”为结合,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发力方向,着力搭建夯实治理基础、优化治理体系、畅通推进机制的“微体系”。

突破地域限制,先后流转土地300亩发展“荷田+”产业。“整个社区有近40人在园区长期务工,去年,我仅此就收入2万余元。”杨忠荣说。

同时,凤翔社区健全多方协调机制,创新开展园区商圈、物业企业、新业态党建联建,成立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5个群众组织,搭建“乡镇党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小区)党支部+院落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

针对村级建制改革调整后不同服务管理对象需求,细化落实、做强做优11方面23条治理措施,以治理力量、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集聚,实施分类管理、精准施治,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提出“1234”工作思路,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分组包干,强化社区党组织与驻社部门、网格(小区)党支部与院落党小组的“双向联系”,建好总体任务、重点任务、创新任务“三本清单”,明确对标、按时、保质、创优“四项标准”等四个方面,做到党组织抓总协调,做到任务具体、责任明确。

“把握与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这一关键点, 社区一抓到底的组织体系得以顺利健全和完善,也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质量,理顺了体制机制问题。”天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搭平台 带动服务资源大整合

“何大哥,排水管道治理后,感觉怎么样?”近日,凤翔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彭强,与新村聚居点片区责任人、居委会副主任李艳芳一同,走进社区居民何汝德家。

建立社区有事及时帮平台,是凤翔社区在建立“微平台”中整合各方力量,提高社区精细化服务和管理的重要抓手。

去年7月一场大雨后,何汝德家外的排水暗渠被堵塞,水几乎漫到家中。相邻的7户居民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情况很快被反映至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分析研判、组织人工、购买材料……雨停后,受影响路段排水管全部从20厘米替换为50厘米管径的管道,而受影响的道路也全部重新铺设,彻底解决了此处的汛期安全隐患。

统计显示,凤翔社区目前共征集有事及时帮议题25个,解决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3个。

服务资源的整合,还包括“联包帮”平台、“一站式”工作平台、区域治理平台等。

整合撬动市县单位财政资金、部门经费、社区资源——全面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儿童户外活动场所等,打造集党员教育、政务服务、文化娱乐、居家养老、儿童托幼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阵地。

完善服务“零距离”机制——设置“全岗通”窗口,明确“一岗接件,全程办理”事项,设立市民、党员教育学校,全方位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社区干部、党员、居民小组长作用,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入户收件、送件服务等上门服务。

组建社区“大党委”——构建“联席会商、双报到、共驻共建、双向考评”四项机制,吸纳7家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建制委员,每季度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同时,吸纳1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入,统筹参与城市社会治理。

“尤其是驻社区单位服务资源和力量的下沉,让许多以前想办却不容易办成的民生事,在大家合力推动下迎刃而解。”始阳镇党委副书记张仪说。

广覆盖 为民服务质效有保障

“微体系”的搭建和“微平台”的建立,为“微服务”的同步、同向、同频推进,提供了可靠支撑和保障。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孩子的病得到及时治疗,家里经济压力也减轻不少。”4月14日,凤翔社区脱贫居民杨信平,紧紧握住社区干部的手说。

去年8月,杨信平的小儿子患病住院。得知情况后,彭强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介绍政策并协助申请临时救助。后经入户调查,天全县乡村振兴局和承保保险公司核实,其小儿子获得“精准防贫保险基金”救助,杨信平最终仅支出1万余元。

这只是凤翔社区主动适应城市基层治理新形势、新要求,探索“书记来敲门、服务送上门”模式的缩影。

近年来,社区累计为200余名居民解决帮办代办事项280余件次;定期开展社区全覆盖大走访、大座谈活动,收集并化解居民矛盾纠纷22件;设立群众心愿墙、民生实事征集箱、微信平台,实时收集群众急难愁盼事项57件。

“微心愿”推动群众需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微项目”促进服务模式持续优化。

凤翔社区建立党总支收集议题筛选提事,驻区单位、社会组织、企业代表、居民代表说事,党员大会审事,居民代表大会决事的社区议事机制,并确立社区主体、社会组织承接、社会志愿者参与的三类“微项目”。

同时,凤翔社区配套建立健全“微评议”制度。

项目实施前,全面征求社区居民意见,邀请居民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中,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负责管理,社区居民全程监督;项目实施后,项目实施方述职自评、社区居民广泛测评、社区“两委”和居民代表共同审评。“这样的方式,对‘微服务’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监督和保障。”天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天组轩 本报记者 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