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学习园地  >  发展新论  

真诚关怀 服务有力 多举措促进农民工幸福感提升

2023-03-09 14:53:17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鲜蕾

真诚关怀 服务有力 多举措促进农民工幸福感提升

——天全县人社部门抓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综述

招聘会现场

求职者了解招聘信息

促进多渠道稳定就业、“靶向”技能培训促进高技能就业、省内外劳务协作促进有组织外出就业、着力促进返乡创业……天全县多举措让农民工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近年来,天全县的农民工伴随好政策、好环境,生活蒸蒸日上,朝着致富的道路加速前进。

一直以来,天全县人社部门紧盯农民工返岗复工、就业创业、权益保障、社会融合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农民工工作取得新成效。

让农民工腰包鼓起来

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年味尚浓。天全县音乐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当日,这里正在举行天全县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

“我是从微信朋友圈看到音乐广场有这个招聘会的,非常感谢政府提供的工作岗位。”求职者杨涛表示,在春节期间,他面临着是外出务工还是在家乡就业的难题,因为他更希望留在家乡,陪伴家人,所以特意来到此次专场招聘会现场。

去冬今春以来,天全县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送岗位下乡、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春风行动等8场次,提供岗位8000余个,推送岗位信息58万余条,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

一场场招聘会让农民工就业有了平台,更让他们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天全县扎实开展“维权行动、技能提升、平台搭建”工作,让农民工的“钱途”更加光明。

天全县人社部门通过深化区域劳务合作,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天全县每月28号定期招聘会”等公共就业专项活动为契机,主动与用人单位对接,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促进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有效对接。开通就业岗位“直通车”和新媒体岗位信息推送平台,实现岗位信息与农民工劳动力个人的点覆盖,保障农民工随时随地了解岗位信息,提升有序转移组织化程度。

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工增收致富、稳岗就业的“金钥匙”。为此,天全县人社部门围绕产业发展和急需关键技术、紧缺人才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持续实施农民工群体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企业广泛开展职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探索出“树帮促解”四步工作法,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模式的创新,在全市推广后帮助580人精准就业。

同时,天全县人社部门坚持把鼓励、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加快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不断优化创业环境、丰富创业载体、畅通创业渠道,开拓出一条“归雁经济”的发展路径,鼓励立足本地资源,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发展各类经济实体,实现自主创业。优先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策划、金融信贷等创业方面的指导服务600余人次,目前已为227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100余万元。

让农民工心窝暖起来

目前,天全县农民工转移就业4.85万人,其中省外转移0.82万人,省内市外转移1.24万人,市内就业2.79人。如何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天全县人社部门不遗余力。

1月26日,大年初五,天全县开通2023年全市首趟农民工服务保障返岗专车,为25名农民工提供“点对点”直通成都市务工专车。

当日,家住天全县仁义镇的骆平,早早收拾好行李来到发车现场,与往年自己抢票乘车再转车不同,这次他搭上了免费的返岗专列。“今年可是开了一个好头,搭上了一趟‘开往春天的列车’。”骆平说。

为把温暖送到农民工心坎上,天全县持续开展旅途暖冬服务行动,针对外出务工出行不便,开通5趟返岗直通车,为127名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通专车服务。帮助农民工证照办理3722次;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508户。

出台《关于开展今冬明春服务保障农民工“五件实事”专项行动的通知》《致天全农民工朋友一封信》等,开展全覆盖走访慰问,送出1.8万份礼包,通过现场走访、电话、短信等方式慰问农民工4.85万人次。

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窗口设立“绿色通道”,确保农民工咨询“即问即答”,申请“即来即办”。持续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保障依法审批的基础上,以更加简练的申请材料让农民工便捷办理营业执照。

此外,天全县还着力打造集“农民工服务站+电信服务站+邮政网点+金融服务点”四位一体的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提升农民工服务保障水平,扎实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新建10个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选聘56名综合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96个村(社区)全覆盖挂牌。

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天全县完善以“童之助、童之护、童之家、童之行、童之爱”五大项目为支撑的关爱服务体制,整合资源打造了15家“童伴之家”站点,招募“童伴妈妈”围绕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学业等方面需求,开展“童伴之家”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500余次,关心关爱服务留守儿童700余人。

加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全县建设16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让户外劳动者切身感受到工会“娘家人”贴心温馨的服务。

天全县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进企业、进项目、进基层活动30余次,帮助群众答疑解惑和保就业政策咨询2000余人次。

让农民工告别“忧薪”

“这些锦旗都是农民工自发送来的,墙太小,还有好多没挂上。”近日,天全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徐军指着办公室内的“锦旗墙”说。在这面墙上,锦旗上的“公正法治 不忘初心”“为民工讨薪维权 持正义秉公执法”等文字格外醒目。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为农民工维权的感人故事,这也展现了天全县全力筑起农民工欠薪“防火墙”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天全县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农民工工资欠薪治理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工作统筹,狠抓工作落实,不断筑牢工资支付保障防线。

实施“案件化解、源头治理、精准打击”三位一体模式。多部门联合开展根治欠薪行动等专项“护薪”行动,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法律武器,对欠薪行为持零容忍、不放过的态度,做到线索必核、有案必查、违法必罚。

建立重点项目根治欠薪“挂联包片”制度,由县级领导挂帅、责任单位领导挂联,每个在建项目落实1名劳动保障监察员,开展点对点的指导和监督,确保不发生欠薪案件。

同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开通劳动仲裁“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支付仲裁案件实行快立、快调、快审、快裁,确保欠薪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通过开展在建项目劳资员培训,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定期抽查在建项目、企业薪资发放情况,各主管部门间协调合作,企业和在建项目积极协助,实现“同频共振”切实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此外,还制定了《天全县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发应急预案》,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理果断的应急处置机制。结合劳动监察双随机抽查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工作,将企业劳动保障守法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对“诚信A级企业”予以通报表扬,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去冬今春以来,天全县检查用人单位、建筑企业265家次,协调处理欠薪事件72件,劳动保障监察立案2件,为101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155万余元。

从鼓“腰包”、暖心窝到告别“忧薪”,一系列举措温暖了农民工的心。今后,天全县人社部门也将围绕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全力推进,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更多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持续增强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