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 奋斗开创未来
——宝兴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宝兴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夹金山南麓、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与阿坝州、甘孜州相接,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高原的咽喉,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里以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在致力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所获颇丰。宝兴县的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硗碛藏族乡被命名为全市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该县还成功创建了6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不断促进全县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中,生活在宝兴县的各民族同胞还共同绘就了一幅幅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县域内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共同奔康致富的美丽画卷。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如今,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宝兴,在奋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努力构建“民族团结与协同发展走廊”中,用坚持“党政主导、共建共享”“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为加快建设“熊猫老家、多彩宝兴”汇聚起更强大的民族团结进步力量。
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宝兴教学点
宝兴县蜂桶寨乡熊猫新村一隅
心手相连 构建民族团结与协同发展走廊
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起于宝兴县硗碛藏族乡,止于小金县达维镇,隧道全长9.245公里,设计时速60公里。
2021年12月26日,这项作为省委、省政府“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工程,被交通运输部纳入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宝兴一侧的施工现场,这里的机械轰鸣依旧,工程进度喜人。“截至本月中旬,已完成工程总投资2.8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44%。”宝兴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连通宝兴县和小金县,支撑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生命大通道和经济大动脉。
此时,与该隧道工程相隔数十公里的省道432线宝兴县两河口至甘孜界段灾毁修复整治工程现场,施工景象同样如火如荼。
该路于2013年底开工建设,2016年4月完工,成为宝兴首条连接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的公路。2021年4月,为进一步提高抗洪救灾能力、保障生命通道畅通,宝兴县两河口至甘孜界段灾毁修复整治工程启动,计划工期两年,预计明年4月完工。
两条路的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等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将四川建成“巩固实现稳藏安康的战略要地”重要要求的生动实践。
时间来到2022年7月16日、8月12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州)有关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部署,构建和谐民族走廊,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宝兴县先后分别与康定市、小金县签订《民族走廊区域协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守望相助。
三方在《协议》中围绕民族走廊藏汉人口服务管理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矛盾纠纷调处协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协作、深入建设平安走廊和基层治理协作、以点带面拓展走廊建设协作、建立区域民宗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六个方面,明确了共建民族走廊的思路和方向。
“协议的签订,为彼此间对话交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搭建了平台。”宝兴县民宗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合作成效“1+1>2”,既可进一步巩固提升三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也可实现各方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上的更紧密联系。
彩虹映衬下的硗碛藏族乡嘎日村民宿
夹金山隧道工程(宝兴端)施工现场
生态融合 以联动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团结
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具体实践。
宝兴县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重点县,这里共有81.7%的县域面积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
早在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省委、省政府明确以宝兴县为主体,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这里就已经在不断探索为群众实现更幸福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民族团结协同发展相融的道路。
蜂桶寨乡邓池沟村熊猫新村聚居点,就是宝兴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借力“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大熊猫公家公园建设试点结出的硕果。
近日,在熊猫新村的“君情饭店”内,老板李云均正在收拾客房。“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店里靠着红叶观赏期,实现纯收入3万元!”谈起当年受灾后为大熊猫腾退生态空间,将家建在新村带来的“意外”收获,李云均至今仍倍感欣慰。
不仅是李云均,熊猫新村内的民宿已从2016年的15家,增加到现在的35家,还带动周边17户村民也一同吃上了旅游饭。
在宝兴县,还拥有被誉为“亚洲通达最好的360°观景平台”的硗碛藏族乡嘎日村。
近年来,嘎日村按照“生态美村、旅游旺村”思路,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巨大跨越。“2013年时,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零,到去年底,已达到138万元!”嘎日村党支部书记阿生说。
嘎日村紧紧抓住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这条主线,建成19公里的景区旅游公路;成功引入川旅投,成立宝兴县嘎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县文旅集团签订景区保洁协议,采取资源入股县文旅集团,仅2021年景区门票收益分红就超过100万元……
村民也广泛受益。40余家藏乡民宿相继在嘎日村建成,年入住游客5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从仅千元增长到现在的超万元。
由点及面看整体。自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以来,宝兴县文旅产业发展成效颇丰: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四川省生态旅游十佳县”“四川省旅游强县”“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拥有全市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神木垒景区,拥有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康养基地等旅游品牌和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红色传承 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935年,中央红军经天全、芦山挺进宝兴,成功翻越长征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其间,红军于硗碛藏寨驻扎期间对当地群众的秋毫无犯,赢得广大藏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大家纷纷尽己所能,为红军提供后勤支持,甚至主动为红军带路翻越夹金山,播撒了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如今,夹金山下的宝兴,已成了深深刻下红色印记的红色之地,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这些都成为激励一代代宝兴儿女,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动力源泉。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同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重要指示精神,雅安夹金山干部学院在宝兴县正式成立,并在2020年9月更名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打造“强渡大渡河、不怕牺牲之路”“藏汉一家亲、群众连心之路”“翻越夹金山、极限挑战之路”等5条精品教学线路。
两个点汇成一条线,宝兴也在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有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宝兴段)建设中,将该项建设写入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纳入“十四五”规划,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总体设计、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红色基调、教育为主”的建设原则,全力以赴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雪山草地门户”。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夙兴夜寐,阶段性建设成效已显: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改扩建完成硬件建设,正组织专家团队撰写纪念馆展陈大纲;中央红军长征硗碛居住地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碑、陈云出川史实陈列馆、红军伞等点位完成建设;舞台剧《红军伞》完成结项演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河西校区,预计今年12月底前投入使用……
另一边,87年前红军长征播下的种子,也在宝兴代代传承、茁壮成长:当年主动为红军翻越夹金山当向导的马登洪,他的孙女马花如今已是宝兴县文旅集团红色研学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为来自社会各界的人们讲解红军的故事;已是四川长征干部学院雅安夹金山分院老师的硗碛藏族乡夹金山村村民李波,三年多来,时常会在夹金山上的红军小道,为参加培训的学员现场讲授微党课《胜利翻越夹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