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雅安宣传  

我市作家陈果新作《在那高山顶上》出版发行

2022-03-21 11:19:33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周濛

我市作家陈果新作《在那高山顶上》出版发行

讲述“天梯学校”夫妻教师扎根彝寨的故事

《在那高山顶上》

近日,我市作家陈果长篇报告文学《在那高山顶上》,正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生动反映高山顶上二坪村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走向乡村振兴的历程,获得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敬泽,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的联袂推荐。

过去的数百年间,鸟道塞绝的凉山州甘洛县二坪村靠直上直下的五部天梯遥望外部世界,开办仅三年的村小停办达十年之久。1990年,误打误撞来到二坪的汉源小伙李桂林把自己留了下来,并把妻子陆建芬也动员上山,将一家人的未来与悬崖上的村庄嫁接在了一起。三十多年过去了,知识的力量改写了贫困的基因,文明的火光照亮了无边的寂寞,夫妇二人依然坚守在高山顶上,坚守着不变的梦想与初心。

从2009年起,作家陈果不顾山高路险,七度爬上二坪,以非虚构手法,回放“双百人物”“最美奋斗者”“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深山彝寨、播撒知识星火的历程,管窥凉山厚土上挣脱贫困锁链的斗争,逼真、立体、透彻且富有深意地呈现了乡村底部的生活、乡村生活的秩序、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光亮。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任教的二坪村小学

这是一个教育扶贫的鲜活样本。早在“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共识形成之前,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就从汉源老家来到与世隔绝的大凉山上,让时间在被遗弃十年之久的二坪小学重新开始。李桂林陆建芬是乡村教师和基层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二坪村是极具典型特征和普遍意义的脱贫样本,两位教师的教育情怀和一个村庄的命运相互缠绕彼此嵌入,交织成最感人的奋斗画面、最动人的中国故事。

这是一部用心用情的诚意之作。作者以捍卫文体尊严、坚守人民立场的自觉姿态,聚焦一个个具体的人和事,生动还原主人公及二坪村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困惑坚守、悲辛欢愉、道德信仰、人性人心,透过个体的命运和村庄的变迁,渲染时代的底色、人物的风华。全书精心构思、用心书写、匠心打磨、十易其稿,使整部作品在精神高度、叙述张力、艺术水准上,得到业界广泛认同。从数以千计的作品中选取的近六十幅精美图片与文本相得益彰,极大增强了图书的阅读感和读者的在场感。

这是一次备受关注的文学还乡。成书之前,《在那高山顶上》已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庆祝建党百年、纪录全面小康”主题专项、2021年四川省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年度项目、四川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四川省作协“万千百十”工程扶持作品。该书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2021年度文艺精品奖励项目。因为语言细腻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体,叙事风格独特,该书部分章节已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四川文学》《中国校园文学》《青年作家》《天津日报》选载。

“这是我所写过的书中,耗时最长,用心最多的一本。”谈起《在那高山顶上》,陈果说,人这一生,黄金岁月也就三四十年。李桂林陆建芬几十年如一日在异乡的土地上教书育人、安贫乐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夫妇,做了一辈子好事。他们有机会离开,有机会转行,有机会向贫苦和寂寞挥手,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把帮助别人圆梦作为梦想,他们如鸿鹄振翅,托举的却不是自己的肉身,而是一座大山和山里孩子的未来。所以,他全力以赴写下这一本书,就算仅有的意义是立此存照:芸芸众生中,有这样两个人。

陈果认为,有机会遇见李桂林陆建芬,遇见一个具有标本价值和典型意义的脱贫现场,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