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茶乡的生动实践
——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大代表指导村民栽种树苗
近年来,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职责使命,在茶乡大地谱写了一曲曲生动优美的民主之歌。
人民代表人民选
“这是我们行使民主权利的日子,我要为敢于为群众说话、能够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一票。希望我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10月15日,名山区前进镇楠水村五组村民周奎在该村召开的选举大会上说。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区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项工作出不得半点纰漏。”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选举委员会副主任罗虎介绍,选出群众的贴心人是首要工作任务。
增名额、优结构,确保代表的广泛性与代表性。今年7月,按照新修改的选举法有关规定,名山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对该区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名额进行了重新核算,新增人大代表名额向基层群众、村(社区)工作者等倾斜,适当提高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适度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保证少数民族和归侨比例。
听民声、重民意,选出群众的“贴心人”。在前期工作中,名山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各镇(街道)扎实做好选区划分、选民登记等基础性工作,统筹考虑村级建制调整选民磨合、经济利益分配、代表作用发挥等问题。同时,充分征求选民意见,方便选民就近就地参选,做到“不重、不漏、不错”。在选举方式上,根据各选区实际,灵活采取选举大会、投票站、流动票箱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选民的投票需求。
在本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名山区共划分区人大代表选区119个、镇人大代表选区256个,共登记选民238226人。10月15日组织投票选举,共产生新一届区人大代表196名、镇人大代表636名。
民生实事人民议
“按计划,明年秋季红星小学学生就要搬入新学校,新学校没有运动场、学生不能正常开展体育活动的问题如何解决?”10月21日,名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2021年第五次民生实事项目专题咨询会上,“考官”现场向红星小学负责人抛出问题。
“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建运动场。在新运动场未修好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在原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新旧两所学校相隔不远。”红星小学校长李瑶应答道。会后,他心有余悸:“没想到区人大的咨询会来真格的,差点让我答不上来。”
从2019年正式实施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工作以来,名山区人大常委会把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抓住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议三个环节,切实把民生工程建在群众的“心坎上”。
在项目征集初定阶段,名山区人民政府多种途径发布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公告,动员该区群众积极参与;名山区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各镇(街)、村(社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避免民生实事项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同时,树立“项目不在多、贵在精”的理念,坚持量力而行,注重项目的覆盖面,对群众急需和条件成熟、资金能保障的项目优先选择,不贪大求洋,不好大喜功,尽量选择贴近民生需求、最大限度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公共事业建设项目。
在项目审议票决阶段,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将项目审议票决纳入区人代会的重要议程,提交审议票决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全部书面印制详细介绍。人大代表分团充分参与讨论,票决结果当场公布,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在项目监督评议阶段,名山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季咨询”的形式全程跟踪督办。在咨询会召开前一个月,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实地了解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在咨询会上,参会代表向接受咨询的单位针对性提问,所提问题直奔主题,直击要害,直面困难和问题;满意度测评中,参会代表动真碰硬,不讲关系,不留情面,实事求是敢于说不,不“被满意”或者“伪满意”。
在2020年第二次民生实事项目咨询会上,名山区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项目满意度测评仅为61.3%,约40%的参会代表投出了“不满意”票,该项目因低于民生实事项目满意率需达70%的要求,该区水利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被区人大常委会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并纳入下一次再询问。
为确保工作行程闭环,每次咨询会召开后,名山区人大常委会会对联系的民生实事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帮助相关单位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在该区人代会上,所有代表还将对该年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截至目前,名山区共实施区级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17个,总投资5.8亿元,区医疗中心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饮水工程管网建设、农村道路安保工程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的民生实事项目先后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人民有忧代表帮
“姜浩代表千方百计帮助上瓦村发展藤椒产业1000多亩,还帮助我们合作社建起了藤椒烘房,解决了用地、用电等问题。”谈起名山区人大代表姜浩,蒙阳街道金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范富民竖起了大拇指。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就是要听民意、解民忧、办实事,发挥好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要想尽千方百计为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燕伟说。
2020年乡镇区划改革和村级建制调整以来,名山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人大代表联络室和人大宣传专栏规范建设工作,共设立镇、村两级代表联络室128个,做到代表活动有阵地,联系群众有窗口,履职尽责有平台。
不仅如此,名山区还建立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常态开展人大代表集中接访活动,完善走访群众制度、回复反馈制度,各代表小组每年组织召开代表履职座谈会,对每名人大代表作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名山区各级人大代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采取“听、察、带、宣、帮”的方式,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汇集群众意见,真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听’就是听取选举单位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察’即察看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和区委中心工作的落实情况。‘带’即听取选举单位和基层群众的建议意见并带回,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和镇人大主席团反映、报告,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具有全局性、代表性的建议。”韦燕伟介绍,“宣”就是向群众宣讲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关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决议决定、重大决策部署;“帮”则是从资金、信息、技术方面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今年以来,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名山区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既有修路建桥解决总岗山片区交通不畅经济不发达这样的大项目,也有开通边远山区农村客运方便学生上学、设立“爱心理发店”免费为老人和残疾人理发这样的小服务。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名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高佳秀表示,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力推动名山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雅安桥头堡和国家茶叶公园城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