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电 托起十亿花椒产业
——雅电集团党委迅速解决花椒加工用电难问题
8月22日晚,汉源县宜东镇三交村3组,村民王全忠将新摘的花椒投入2台电烘干机中。国网四川电力(雅安汉源)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曹浩带领队员上门帮助检查,确认用电线路无异常后,王全忠开启机器。随着烘干机的两个大漏斗发出热量,香麻的气息弥漫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王全忠对党员服务队表示感谢:“你们帮助村里改造升级变压器,还多次上门处理用电故障,保障了花椒烘干加工顺利进行。”
8月是汉源县20多万亩花椒上市的季节。汉源花椒是四川花椒的一张名片,从唐代开始,被列入宫廷贡品长达千年。近年来,汉源县委、县政府将花椒作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拳头产业,国网雅安电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雅电集团)全力保障花椒烘干电力需求,使汉源花椒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小小花椒正成为10多万户椒农致富的“摇钱树”。
电力员工对花椒加工电力设施设备进行消缺处理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雅电集团党委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1年8月20日视察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建成连心桥党员服务队6支,队员76名,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保障农村用电,助力乡村振兴。
汉源花椒一般是晾晒烘干后出售,因为相较于鲜花椒,干花椒保质期长,经济效益更高。2020年,党员服务队上门向王全忠作电能替代动员,当年,王全忠成为全村第一个在花椒加工中尝试电烘干机的人。
王全忠说:“电烘干的花椒基本保留了鲜花椒的色泽,色香味都得到了本质提升,而以往用柴火烘干和太阳烘干,温度既不稳定也不持续,花椒在降温时要返采空气中的潮气,花椒品质自然就差,而且使用柴火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花椒品质上升后,王全忠的花椒从以往每公斤四五十元提升到一百多元,而每公斤花椒的用电成本竟然不到四毛钱。王全忠成功开展电烘干试验,为全村椒农带来了福音。三交村的椒农今年买回60多台烘干机。然而,猛然增加的用电负荷却让村里那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受不了,村民用电出现低电压,连照明、做饭等生活用电也无法进行。
共产党员服务队上门了解花椒加工厂用电需求
今年8月,宜东、富庄、清溪、唐家、永利5个乡镇的15个村也因为花椒加工出现低电压,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纷纷向国家电网递交了电网改造升级申请。
雅电集团党委迅速制定方案,拟定了紧急解决椒农用电困难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从内部调剂12台变压器,由党员服务队第一时间安装到相关村组,有效解决花椒烘干用电的当务之急。同时,积极协调县、乡政府,在适当地点成立合作社,建立烘干房,组织椒农集中开展花椒烘干加工,供电公司帮助安装供电专变,既妥善解决了花椒加工用电,也实现了花椒加工和村民生活用电彻底分离,互不影响。
在雅电集团和汉源各级政府合力推动下,以合作社为平台,汉源县集中烘干房数量很快达到70多个、烘干机1.2万余台。入伙的村民有的负责烘干,有的负责花椒筛选,还有的前往成都、重庆等地,负责花椒外销,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链条。
据汉源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今年,汉源县花椒产量预计将达到4000万公斤,花椒种植产值逾9.6亿元,与去年相比,将实现产值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