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特别关注  

石棉县法院用“心”打造便民利民“星”服务

2021-08-11 09:45:00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周濛

延伸司法触角 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石棉县法院用“心”打造便民利民“星”服务

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法律咨询、以案说法……7月18日,石棉县法院干警利用周末来到栗子坪乡开展“送法下乡”普法活动,通过“零距离”普法宣传,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是石棉县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石棉县法院自觉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心”打造便民利民“星”服务。

开门问需求

“真心”听民声

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座谈会,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基层法庭邀请辖区乡镇、企业、村组代表参加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石棉县法院负责人上门走访全国人大代表毛珍芳、省人大代表马建华,面对面听取代表心声……

今年以来,石棉县法院先后召开五次开门纳谏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邀请代表委员、媒体记者、辖区企业、律师、社区干部、群众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悉心听取意见建议。

同时,石棉县法院机关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十项承诺,派出法庭立足法庭特点,全力打造“镇合意”服务品牌,实行“五个一”接待法,创新服务基层治理工作举措,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对收集到的关于诉讼服务、审判执行等方面的27条意见建议,逐条落实责任领导、牵头部门、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群众所提意见“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均已办结。

诉讼不打烊

“贴心”排民忧

走进石棉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这里配置了法院便民终端一体机。当事人可以持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直接在诉讼服务中心缴纳诉讼费,方便群众诉讼。

今年以来,石棉县法院依托四川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线上诉讼服务平台,网上立案918件、电子送达364件,实现网上立案“一次不跑”、解纷服务“一站化解”、跨域服务“就近能办”。

以县域内社会矛盾纠纷和乡镇远近为依据,石棉县法院依托一个立案大厅、两个派出法庭(安顺法庭、美罗法庭)、三个立案服务便民点(分设于草科藏族乡、栗子坪彝族乡、丰乐乡调解中心),形成“一体两翼三触角”三十分钟诉讼立案服务圈,让县域内群众能在三十分钟车程内通过便民诉讼立案点完成诉讼立案服务。

此外,建成24小时法院,满足群众24小时自主立案、查询案件信息、交转各种材料等需求。

石棉县法院干警利用周末为群众“零距离”普法

执行出实招

“暖心”解民急

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就是这道防线的最后一个环节。

今年7月13日,石棉县法院组织干警开展集中执行攻坚活动。此次集中执行行动主要以5万元以下小标的额执行案件为重点,着力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督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切实保障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为深化执行机制改革,石棉县法院制定《石棉县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一案一账户管理规定》《石棉县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及执行法官定期接待日工作制度》,切实解执行案款发放不及时、执行法官约见难等问题。出台10条“执行办案风险清单”,规范执行行为,保障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行案件和执行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避免不执行、乱执行等行为发生。强化执行攻坚,常态化开展专项集中执行行动,上半年执结案件583件,执行到位金额3670余万元,拉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2人,限制高消费477人。

拓宽服务面

“细心”固民生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今年“六一”儿童节,石棉县法院美罗法庭开展“小小少年,与法同行”开放日活动,邀请美罗镇第二小学50余名师生走进法庭,“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与司法的温度。

民生所盼,政之所向。拓展服务面,服务大民生。在日常工作中,石棉县法院制定《石棉县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常态化开展“三官一律下基层”“法律七进”活动,深化“双百四进”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法律进企业、进校园、进村组等特色普法教育76次,开展“庭审体验”法院开放日活动3次。选取典型案件在社区、乡村集镇开展巡回审判,组织“双语”法官利用周末深入彝区向少数民族群众普及民法典、防范电信诈骗等法律知识,将法律服务延伸到社区街道、乡村院坝,切实增强辖区群众法律意识,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