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活力动力 推动雅安实现高质量发展 ——市级相关单位部门就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报记者 周代庆 摄
14日下午,中共雅安市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
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全会的基本情况、主要成果、主要特点;市委政研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部门负责人,从不同角度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发布,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雅安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雅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就是建设“三个高地”,发展“四大经济”,推进全市经济总量三年迈上千亿元台阶,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答:市委四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路、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明确提出,要坚持开拓创新优化高质量发展目标路径,这是事关雅安发展全局的方向性问题、战略性问题。
在这些目标中,“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是总体发展定位;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产业发展高地“三个高地”是阶段性定性目标;发展生态、门户、数字、共享“四大经济”是具体实现路径;“全市经济总量三年迈上千亿元台阶”的阶段性定量目标。
环球网记者提问:改革创新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雅安市委关于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安排和部署,总体的考虑和内在的联系是什么?
答:《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部署。一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电力、土地、天然气、资本、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二是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进一步理顺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支持雅州新区先行先试;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探索开展市、县(区)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高地提供坚实保障。
提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雅安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症结、瓶颈障碍,努力以重点领域改革突破,激发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这四个方面的安排部署以激发活力动力、推动雅安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共同构成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第一项是解决要素保障问题,第二项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第三项是解决实施载体问题,第四项是解决坚守底线问题。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这次全会对雅安区域发展作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出了对内构建“做强主干、联动六县”市域发展格局,对外构建“东融成渝、西向拓展”开放发展格局,第一次提出了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请问,雅安市委对协同创新构建区域发展格局的决策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具体的方式路径是什么?有哪些重大项目作为支撑?
答:雅安近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多可喜成绩,同时短板也比较突出。全市发展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主干”带动,而随着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加快建设,雅安作为成渝地区西向门户的枢纽功能日益凸显,当前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高能级平台。
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把雅州新区作为协同建设川藏铁路陆港新区的主引擎和核心区,着力打造雅安产业之翼、未来新城,加快建设成雅碳中和产业创新示范区、全省西向开放门户型城市新区、川藏战略经济高能级平台,推动形成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从重大项目支撑来看,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建设为雅安实现更大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性机遇,一大批开放通道项目加快推进,雅安将加速建成进出康藏地区的铁路枢纽;雅安物流园区、雅安无水港、川藏物流产业园等一大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将助力雅安加快建设高效现代流通体系;融入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发展,将推动在数字经济、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开发、物流运输等重点领域协同合作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助力雅安加快融入成渝地区产业生态圈。
四川日报记者提问:全会提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全市经济总量三年迈上千亿元台阶”的目标任务。如何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来支撑完成这一重要目标,将采取哪些有力有效措施?
答:目前雅安三次产业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比在30%。为此,我们将组织实施“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23年,全市制造业总产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新增贡献工业增加值100亿元以上,对“经济总量三年迈上千亿元台阶”贡献率超过40%。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五大专项行动”,确保顺利完成目标任务。实施工业招商攻坚行动,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头部企业”招商,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负责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推进计划、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为工业追赶跨越发展注入新活力。实施优势产业集群行动,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链。实施工业园区提档行动,全力打造“1+6+N”园区载体,抓好园区品牌创建。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推进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提档升级,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引导互联网、大数据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跨界融合。
四川法治报记者提问:这次全会首次正式提出“加快建设川藏铁路第一城”。雅安将如何抢抓川藏铁路建设机遇,加快建设全省西向拓展开放高地?
答:我们将围绕建设“全省西向综合交通枢纽”总体目标,规划投资2000亿元,构建以1个机场、3条铁路、11条高速公路、15条国省干线为骨干的川西综合交通网络,形成公铁空水“四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打通东、西、南、北“四向通道”,1小时直达成都、2小时直达重庆、6小时便捷沟通国内主要城市。
东向,通过成雅铁路、成雅高速、邛名高速、雅乐高速等,形成融入成渝地区的密集快速交通网络,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向,通过川藏铁路、雅康高速、泸石高速等线路,打造服务藏区和南亚的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南向,规划建设雅甘铁路,通过雅西高速、石甘高速等线路,连接昆明,加速南向开放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北向,加快雅马高速前期,加强与川西北经济区的联系,形成“雅安—马尔康—青海—衔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四川新闻网记者提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雅安科技系统将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发展哪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答:一是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围绕大数据、先进材料、装备制造、中药材等产业开展技术攻关。
二是加强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和创新平台的提升,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补助;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市级研发平台,对成功创建国、省、市创新平台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后补助。
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程序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不断推动雅安市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市场化运行,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四是强化科技人才智力支撑,贯彻落实激励科技人才创新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国家“外专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和天府高端引智计划;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科研专项,开展“雅州英才百千计划”中“创新菁英”“科技菁英”推荐评审;加强科技领域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