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特别关注  

让古老非遗呈现新面貌,2021年黑典黑砂高校师生创作营在雅安荥经开幕

2021-04-21 14:52:50
来源:川观新闻
编辑:周濛

4月19日上午,2021年中国·黑典黑砂高校师生创作营在雅安荥经108黑砂艺术村开幕,来自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西华大学、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选手参与了开幕仪式。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参赛选手将集中学习黑砂制作工艺,结合各自的专业技术水平,创作出具有新面貌和新气象的黑砂作品。

荥经黑砂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荥经砂器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传统的烧制技艺和丰富的艺术造型,如今荥经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爱好者。

“这次创作营主要是为了加强荥经黑砂文化与其他陶瓷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发展。”活动负责人何敏表示,接下来几天,各个学院将分组参观荥经县黑砂企业,了解荥经黑砂制作流程及烧制工艺,并利用黑砂原材料结合自身艺术方向及活动主题创作黑砂作品。

“这是第四届黑典黑砂创作大赛”,何敏说,“过去一直强调作品创作的艺术性,这次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鼓励选手进行实用器型创作设计,制作出可复制、量产的作品。”

参赛选手韦小英,是来自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从2019年开始,她多次来到荥经县砂器一条街调研学习,走访了荥经县博物馆、图书馆、黑砂馆查阅史料,亲身参与黑砂制作,与荥经黑砂手工艺师傅深入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荥经黑砂材料的健康、器物的耐用,以及烧制过程中的偶然和成品的独特,被荥经黑砂在历史演变中的智慧传承深深吸引,更感慨手工艺师傅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及独具匠心的创作。”韦小英说,“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和大家进一步探讨荥经黑砂创新创作的途径。”

在开幕式后,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庆红为选手们展示了黑砂出炉的过程。随着窑炉打开,熊熊的火苗蹿出地坑,烧得红彤彤的砂罐整齐排列。只见曾庆红熟练地用长杆将砂罐挑入还原坑,加入松木锯末并快速密闭坑口。

他解释道,这个步骤是让高温的坯胎与其产生“闷燃”,“闷燃”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在高温状态下使胎体表面的氧化层强制还原,待器物自然冷却后,“荥经黑砂”将闪耀出银色光彩。

荥经黑砂制作工艺复杂,采料、粉碎、搅拌、制胚、晾晒、焙烧、上釉、出炉、入库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每一步的工艺水平都决定着最终的产品质量。

参观完黑砂出炉,选手们紧接着开始练习制胚。来自雅安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陈怡帆,刚接触黑砂制作不久,对砂器制作跃跃欲试。结合这次创作营的主题,他除了想做一些实用的锅碗器具,还想尝试制作手机保护壳等具有创造性的作品。“我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陈怡帆说,“希望通过这次创作营,能更好地领悟匠人精神,以后将黑砂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