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特别关注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2020-07-23 10:52:25
来源:北纬网
编辑:周濛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记荥经县新添镇上坝村脱贫户张光贵

今年52岁的张光贵,是荥经县新添镇上坝村的脱贫户。近日,记者走进他家,干净整洁的院落让人眼前一亮,张光贵此时正在猪圈里打扫卫生,投放猪食……“现在存栏二十多头猪,再过几天又有几头能繁母猪要下猪仔了,自家日子定会越过越好。”张光贵说。

张光贵正在养猪场进行消毒

不言放弃 

一心走上致富路

别看张光贵现在满脸笑容,几年前的他可是愁眉苦脸,生活艰难。2014年,张光贵一家因病致贫,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因其母亲和妻子生病,需要常年服药,加上还有两个儿子,家庭重担就落在张光贵一人身上。由于要照顾家庭,张光贵只得就近打零工,收入微薄。

2016年,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为张光贵量身定制了帮扶措施:通过5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建起6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并购入10头种猪和1头公猪。“我要好好干,力争干出个好成绩!”张光贵说,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从此,张光贵每日起早贪黑,精心照料自家“致富猪”。上山割草、清扫猪棚、投喂猪食,这些成了张光贵的日常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养殖第二年,张光贵的养猪场存栏生猪达100多头,最高峰时达到200多头。尝到养猪的“甜头”,张光贵也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7年,张光贵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养殖中,张光贵也遇到很多困难,但因其通过不断努力和外出学习,如今的张光贵已是一个养殖能手。“2018年猪价低,市场行情不好,上坝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单位了解到情况后,便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帮我渡过难关。”这些年,张光贵始终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

“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损失了十几万元,但他都没因此放弃。”上坝村第一书记孙杰说,疫情过后,张光贵立马又在自家房屋左侧新修了一个猪舍,重新开始。

不忘感恩

带领乡亲共奔康

7月21日,刚给养猪场消完毒的张光贵,出门就遇到上门询问自己养猪情况的村民刘树珍。“去年张光贵的养殖事业遇到麻烦,损失好多钱,但他依然将股金分红给了我们,我们平时帮不上什么忙,但也要多关心一下他。”刘树珍说。

刘树珍口中的股金分红,正是上坝村积极探索的帮带贫困户脱贫示范项目。张光贵作为该项目的帮带户之一,在2017年吸纳了村上两户无劳动力又想发展产业的贫困户,通过将帮扶单位支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专项资金(共5000元)入股,合作养殖母猪(2头),张光贵则按每年支付给帮带脱贫户50%入股收益的分配方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贫困户年年分红拿钱,当时我听到村上要实施该项目后就非常支持。作为一名脱贫户,我深知要靠产业带动发展的重要性。”张光贵说,这项政策的实施,无疑是村民脱贫致富的良方。

“曾经的贫困户享受入股分红,以资金换股金,破解集体增收瓶颈,这在上坝村不算新鲜事。2015年,就有6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次年就享受到了改革红利。2018年,入股贫困户达16户,分红资金多的能达1500元。”孙杰说。

先富带后富。张光贵脱贫后不忘感恩,他办起的养猪场已连续分红3年,拿着分红资金的脱贫户们也喜上眉梢。此外,张光贵在了解到群众想发展养殖产业意愿后,还将仔猪分给当地经济条件不好的9户农户,并教给他们养殖技术,还告知他们不用着急给买猪钱,等发展起来再说。

正是凭借不怕苦、不怕累的决心,张光贵不仅将养猪场越办越好,还带动了周围群众增收致富。如今,为提升改造养猪场环境,他还专门修建了消毒池,并安装了通风、保暖、消毒系统,养殖方法更加科学。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生活总不会差。”张光贵相信,自家的生活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