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 图片2 图片2
您当前的位置:雅安分频道  >  雅安宣传  

绿动雅安 新理念落地生根

2018-02-05 15:24:22
来源:雅安日报
编辑:黄赟

  绿动雅安 新理念落地生根

  ——写在2018年市两会召开前夕(一)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市两会即将如约而至。

  未来几天里,一次次求真务实的审议讨论,一份份饱含智慧的议案提案,又将为雅安推进绿色发展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击响奋进的鼓点。

  盘点过去一年的工作,步履坚实而有力。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发展条件实现新改善、民生事业取得新成绩……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雅安实现“五年整体跨越”目标的决胜之年。我们正置身在一个新时代,前行的动力都源于点亮时代的新思想。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了“1485”的总体发展思路,为雅安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奋蹄。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向着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的目标,雅安儿女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向着美丽雅安、生态强市,进发!

  2月4日,2018年的春天到了,雅安茶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春天的思考。

  名山区中峰乡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万物复苏,春天的气息萌动。

  “以前这里都是望天田,景色可没这么漂亮,近几年才变化大。”中峰乡海棠村党支部书记程江说,从荒山到绿山,从茶园到公园,从茶区到景区,牛碾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发展意愿,也赢得了游客的点赞,更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绿色生态梦,正在雅安的大山深处“生根发芽”。

  过去一年,我市坚定不移推动中央和省委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在雅安落地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使雅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更加清晰,“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振兴之路更加坚定。

  坚守

  从绿而美到绿变金

  坚守26年,每月值守22天,每天坚持巡山,每次10余公里——参加工作起,雨城区周公山工区护林员刘春梅就呵护着这片绿。她说,守护青山,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

  这,是雅安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坚守。

  如何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文明和谐共赢?如何从“绿而美”走到“绿变金”?

  “家里共种了20亩茶,每亩的收益在8000元左右。”海棠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很适合茶树生长,海棠村村主任吴承勇介绍,村里大部分土地都种满了茶树,附近上百家茶叶加工厂,基本能满足茶叶鲜叶的销量。

  茶园成为“绿色银行”,雅安在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始终没忘一条发展“红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我们要算长远账,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特别是雅安还实现了省级督察全覆盖,给各级党员干部都戴上了‘紧箍咒’,这督促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政绩观,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中峰乡政府工作人员周小波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雅安在青山绿水间孕育新的发展机遇,“点燃”了服务业的发展。不少村民从茶农变成创客——围绕观光茶园,海棠村、甘溪村村民开办了40余家农家乐和特产店,打绿色牌、走生态路、搞服务业,把家门口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财富。

  “很多村民都从外地回来了,守在家门口挣钱,比在外面打工安逸多了。”谈到牛碾坪发展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程江表示,当地村民初步实现了住上新房子、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的目标。

  牛碾坪的变化,只是雅安坚定走“绿而美、绿变金”发展振兴之路的一次探索。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四川省委鲜明提出“展望未来发展,我们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美丽”二字,就是指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守。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雅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绿色发展实践,深入转化雅安生态资源优势,目标是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把雅安建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地方。

  回望过去一年的路,雅安绿色发展迈出了崭新步伐。

  ——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实施绿美雅安“七大行动”,森林覆盖率达64.77%、保持全省第一;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分别完成87.7%、92.3%,全面完成国、省挂牌督办问题整改,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坚定

  从绿变金到绿造福

  坚定绿色发展步伐,大自然就会给你回馈。围炉煮茶读春秋,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雅安的山水间,处处可寻这样的惬意。

  从雨城区到名山区,生态茶产业带的打造,使得灾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逐步实现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高效转化。

  在这个产业带上,中国藏茶村、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牛碾坪茶园综合体、万森康养等集休闲观光、科技示范、茶文化博览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以汉源、石棉两县的水(干)果和有机蔬菜产业为基础,农旅融合从无到有,蒸蒸日上,仅2017年上半年,便成功吸引众多游客走下雅西高速,体验鲜花碧水阳光城的魅力。

  除了美景,现代农业科技也在这里得到运用,产业带上的蔬果产量、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根据生态果蔬产业带建设目标,这里将通过科技化农业最终实现“万亩果,亿元钱”的增收目标;万亩果林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业发展,汉源县的“花经济”、石棉县的“果经济”,一个开得茂盛,一个结得丰硕,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是我市生态果药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错落有致、红色琉璃瓦屋顶、棕红色与浅黄色相间的仿古木楼。门前盛开的朵朵鲜花,将这些宜居宜游的新居衬托得格外美丽。

  楼阁、田园、游道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一幅独特的田园美景。村民自豪地介绍,待到金秋时节,村里的红心猕猴桃成熟时,更多的游客将纷至沓来。

  宝兴县蜂桶寨乡戴维新村,泥巴抹墙尽显“土味”的乡村民居、曲径通幽的游步道,以及贯穿整个新村的小桥流水,还有房前屋后的鲜花绿树,展现着这座新村的美丽。

  随着我市生态果药产业带的建设,沿线已经凸显出各产业相融相合、互相带动的格局。

  ……

  行走在雅安大地,所见所闻的是新发展理念不仅在雅安“落地生根”,而且“遍地开花”。雅安群众也踏上了一条可脱贫、可致富、能奔康的融合发展之路。

  我们相信,迎着春天的步伐,朝着梦想出发,雅安这棵绿树,一定会结出更丰硕的金灿灿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