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村民方雷发展养殖业脱贫后的心声——
“我要入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图为:方雷(左)把鸡蛋装进包装箱
12月9日,随着最后一批20只公鸡被买走,方雷的养殖场今年已出栏公鸡600多只。初步盘点,虽然养殖场在洪水季节被冲毁,养殖场也因此停养2个多月,但销售公鸡和绿壳鸡蛋的纯收入近4万元,比去年翻了近一番。
“为了我们这些贫困户能过上好生活,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鼓励、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要争气,加油干!”方雷说,只有增收致富,才是对党和政府最好的报答。
方雷的勤劳,不仅让家庭经济收入有增加,还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还成为选定的后备干部,到成都参加了学习培训。
辞工回家 受帮扶一年成功脱贫
24岁的方雷,家住芦山县太平镇兴林村烟溪子组。
因为地处高寒山区,条件相对较差,加上他的父亲长年患病,母亲身患一级残疾,姐姐远嫁甘肃,家庭缺少劳力,生活贫困。
2015年初,方雷的父亲查出胃癌,为治病,方雷不仅用完微薄的家庭积蓄,还欠下2万多元债务。父亲生病期间,他辞工回乡照顾父亲,支撑着这个家庭。当年底,方雷的父亲去世后,他也留在家里边照顾母亲边挣钱还债。他成为当地少有的留在山村的年轻人。
脱贫攻坚改变了方雷“打工改变生活”的想法。2016年2月,作为精准帮扶户,当地镇村干部上门征求其发展意愿。为便于照顾家庭,方雷决定在家搞养殖。随后,村干部为他送去300只土鸡,加上方雷自己买回的100只土鸡,这400只土鸡,对方雷来说,就像强心剂,激发他所有潜在能量——一定要干出成绩来,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关怀。
方雷除养鸡外,还加大茶叶种植面积,把家里原有的5亩面积,增加到现在的15亩,他也得到当地政府每亩2000元的种茶补助。
他不断学习养殖技能,经过精心喂养,鸡苗成活率较高,由于是生态养殖,销路好,当年底,所养生态鸡全部售出,他也成为当地第一批脱贫户。
积极入党 要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成功脱贫后,方雷没有停下脚步,他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了发展经验和本钱后,方雷拓展发展项目,从只养公鸡变为公鸡、蛋鸡一起养,并实现全部养本地土鸡和绿壳蛋、黄壳蛋鸡。
为壮大产业项目,让鸡苗品种更纯正,方雷出资8000多元,买回全自动孵化器,建起孵化场,自己买蛋孵化。同时,他还利用电商平台,将蛋鸡卖到深圳、长春等大中城市,并且供不应求。
方雷说,今年7月,正当他不断朝既定目标发展时,因洪水原因,导致他损失300多只鸡,养殖场因此停了2个多月。9月,他的养殖场才开始投放鸡苗养殖。尽管如此,今年养鸡纯收入还是达到4万元左右。目前,养殖场还有存栏鸡700多只。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家增加了收入,摆脱了困境,我要入党,要以一名共产党员身份,去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为脱贫攻坚尽一份绵薄之力。”方雷说,随着需要绿壳蛋的客户越来越多,开春后,他准备发放300只绿壳蛋鸡苗给愿意饲养的村民,按市场价回收鸡蛋,他还会根据村民饲养积极性,逐步扩大发放规模,让更多村民共同养殖达到增收。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正祥说,方雷虽然年轻,但他有思想,有计划,有目标,并脚踏实地朝着目标迈进,实现了持续增收。今年上半年,方雷向村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同时,方雷也被列为后备干部,到成都参加了相关的学习和培训。